
创立时带着“天才AI公司”光环的格灵深瞳,一定未曾料到,自己“出道”即巅峰,经过9年的挣扎也未曾摆脱生存的危机。从1.9万亿预期估值缩水到50亿市值,格灵深瞳估值泡沫的破灭也是AI行业从喧嚣走向现实的缩影。

3月23日晚,金山办公发布2021年财报,依托全面云转型,公司实现稳健增长。2021年营收持续高增长态势,收入32.80亿元,同比增长45.07%;归母净利润10.41亿元,同比增长18.57%;扣非归母净利润8.40亿元,同比增长37.32%;经营性现金流稳定,同比增长23.10%至18.64亿元。

临近年底,科创板上市公司扎堆披露股权激励计划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9月底,科创板共有154家公司披露181份股权激励方案,板块覆盖率达到44%。从激励对象类别看,研发、销售人员是激励重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从已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费用看,股权激励计划成本占利润的比例有限。此外,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科创板公司业绩整体较为亮眼。

设立产业基金、做有限合伙人(LP),成为越来越多科创板上市公司拓展投资渠道、拓宽产业布局的新选择。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10月21日,2020年以来已有3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公告,其中以生物医药、半导体领域的科创板公司居多。所成立基金大多为布局所处行业或所处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,或孵化培育新兴产业方向中的潜在公司。

科创板上市公司近日密集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,机构投资者普遍关心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,以及相关上市公司的应对举措。多数公司指出,原材料涨价对日常经营会产生一定影响,但通过成本管控、产成品涨价等措施,风险整体可控。

中航(成都)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航无人机”)申请科创板上市日前已获受理。中信建投证券和中航证券为其保荐机构,中航无人机拟募资16.4亿元,用于无人机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、技术研究与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。

一批AI独角兽有望登陆科创板。截至目前,旷视科技科创板IPO获审议通过,云从科技、云天励飞均已提交注册等待结果。商汤科技则向港交所发起冲刺。这些AI企业业务模式不同,毛利率存在一定差异,但普遍研发投入较高。“AI第一股争夺战”花落谁家备受市场关注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